close
因為寫在純文字檔上,不想帶來帶去,用 gmail 寄給自己,結果變亂碼 orz

身在遠地,拿不到原來的檔案,不得已,只好重寫過再交出去了,結果交出去後還被死大學生抄觀點改寫再貼給老師看。抄我的東西還貼在我看得到的地方,這會不會太白目 zzz

完全是一波五折的作業 orzzz

我比較喜歡原先寫的這個版本,這版雖然沒寫完,但是寫都寫了,丟掉也浪費,貼起來留念好了。

〈中國人的博客暴力〉心得(未完成)

Blog, 簡化自 weblog,本來說的是網站記錄,中規中矩的譯法應為「網誌」,在台灣由友人音譯為「部落格」,在中國音譯為「博客」,一樣都是音譯,但在選用的字面上卻可看出精神上的差異。友人的譯法,草根性強,又同時指出網頁畫面由一格一格的文塊文章的構成,暗示網誌是一份可隨風土民情、個人差異而有所不同的記錄格。對岸的譯法,則比較強調個人的存在,以及內容的無所不包。這是我自友人開始推廣 blog 以來的理解,我覺得兩者都很好,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,也不因為名詞是我的友人所譯,我就對台灣的譯名多一份私心偏愛。

博客誌既然講究內容無所不包,當然也就暗示了多元管道的發聲,其本來的目的,是要顛覆傳統媒體掌握輿論的發表權──擁有媒體才有辦法讓人們聽到某個特定立場的聲音。同時不僅是單方向的百鳥爭鳴、百花齊放,它造就了立即雙向的意見互動,這更是傳統媒體所無法做到的優勢,因而短短幾年中,造成了革命性的風潮,這風潮也吹進了原本無法自由發聲的中國。

黨同伐異本來是人性現象之一,每一個在網路上活動的人,都開始面臨在現實世界裡不曾遭遇過的挑戰。就這篇文章看來,中國人對待「博客」的態度,似乎忽略「博」的存在,而只看重「客」的層面。

(後面...在另一個檔案裡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mi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